黔 剧(贵州省黔剧团)

黔剧,是在贵州说唱艺术“扬琴”,即“贵州文琴”的基础上,吸取“贵州梆子”、“贵州弹词”等艺术养份而发展起来的贵州新兴地方戏曲剧种。黔剧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贵阳市、毕节市、安顺市、黔西南、铜仁、盘县等二十多个县(市)。

贵州扬琴又名文琴和贵州弹词,是一种分角色坐唱的曲艺,在清嘉庆、道光年间(1796年—1850年)已在贵州出现。清光绪九年(1883年)由王石青、蒋发三、丁小瑞3人在贵阳成立“三友社”,开始在茶馆内雅座弹唱。以王石青为代表的扬琴弹唱艺人,潜心钻研,博采众长,吸收了本省和外地民间戏曲音乐的长处,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地方曲艺——贵州琴书。同时,黔西、织金、安顺、毕节、赫章、郎岱、遵义、铜仁等地也相继出现类似的茶社。如光绪十一年(1855年)黔西成立的“文音俱乐部”;光绪十五年(1889年)平远州(今织金)成立的“庭院乐府”;光绪十六年(1890年)安顺城内开设的“相悦茶社”;光绪二十年(1894年)贵阳三浪坡开设的“文音茶社”;宣统三年(1911年)毕节县的“同乡娱乐会”;民国十二年(1923年)遵义城内的“桥头琴坊”;民国31年(1942年)黔西县的“文娱茶社”等。

黔剧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。1950年7月,大定(今大方)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为配合“清匪反霸”运动,改编秦腔剧本《穷人恨》,采用贵州扬琴音乐与戏剧相结合,开创了黔剧的先声。一九五二年冬,贵州黔西县的扬琴爱好者排练《百日缘》、《搬窑》在舞台上演出,取名“文琴戏”,震动了整个县城,这次演出标志着文琴戏的诞生。1954年4月文琴戏的第一个剧团,贵州省黔西县业余文琴剧团成立。1956年5月,文琴戏的第一个专业剧团黔西县文琴戏团成立,标志着文琴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。嗣后几年,在贵阳及所属县,文琴戏专业和业余剧团象雨后春笋,相继成立。1959年黔西县文琴剧团代表贵州地方戏出访四川,在重庆、成都的演出中,得到四川文艺界的赞赏和肯定。1960年月2月,中共贵州省委正式命名文琴戏为黔剧,并同时成立贵州省黔剧团。同年6月,新兴的地方剧种黔剧为在全国得到公认,省黔剧团带着《秦娘美》等四台大戏和一台小戏赴京汇报演出,得到国家领导人、文艺界专家、艺术家的肯定和认可。

黔剧不但长于表现传统古装戏,如:《搬窑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卓文君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汉宫女皇》等,也演出了许多现代剧,如:《山高水长》、《一家兵》、《中秋月》、《月正圆》、《姊妹崖》、《贞女》等,更擅长表现苗、侗、彝等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,如:《秦娘美》、《奢香夫人》、《张秀眉》、《神寨》、《秦娘美的后代们》等。黔剧经过数十年不断的摸索实践,确立了黔剧音乐向板腔体发展的方向,逐步在扬琴传统唱腔(扬调、二板、苦禀、二黄)以及新腔(反调)中建立各种板式,形成了系统的基本唱腔,确立了黔剧音乐的基本唱腔、伴奏乐器、锣鼓和乐队建制,基本实现了曲艺韵到戏曲音乐的质的改变。另外,黔剧吸收了贵州梆子的曲牌音乐,同时还吸收了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作为特色音乐。主要伴奏乐器有:扬琴、高胡、二胡、中胡、琵琶、三弦、竹笛、大提琴等。而服饰以两个代表作品《秦娘美》、《奢香夫人》为例,采用原侗族、彝族服装为基础,再结合戏剧舞台审美形式加以改进,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。(如:生活中的侗族妇女是短裙,剧中改为长裙,彝族披风较短,剧中改为长披袍等。)

新中国成立后,一般以黔西、贵阳文琴戏的老艺人们所在地传承,没有女旦角老艺人,都由男旦角口传心授,主要教唱腔。黔西县有魏绪文、封炳坤、邓少宗、李少之(男旦),贵阳市有桂百铸、罗绍梅、包净六、司秀云、李光乾(男旦)等代表人物。之后,各地成立了专业和业余剧团,就由文化主管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。1960年、1983年由贵州省艺术学校开办了两届黔剧班,进行黔剧传承培训。

黔剧语言朴实亲切,音乐唱腔清丽婉转,优美动听,在四十余年的艺术实践中,形成了以(扬调、二板、苦禀、二黄)为主要唱腔的板腔体系。表演方面,各个行当对口拜“传”字辈的艺术家为师。另外,结合贵州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动作特点如:侗族姑娘走路、纺纱,彝族妇女进门、上马等,提练成舞台表演,使黔剧不但长于表现传统古装戏、现代剧,更擅长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民间故事剧和新编历史剧。

今天,在文艺形式多元化及信息传媒日新月异态势下,地方戏曲的演出市场受到极大冲击,目前全省只剩下贵州省黔剧团唯一的专业剧团,处于濒危状况,极需各方大力扶持。